诗词格律十二讲课程 第四讲

钱志熙

公告名称:诗词格律十二讲课程 第四讲      
公告内容:

国图公开课招募|“带着镣铐跳舞”的近体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旁。”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经学式微,代而兴之的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魏晋士人重新发现、探索和追求命运。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激发人性的觉醒,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于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肇始。“文学的自觉”促使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也让作家对文学的审美特性如声律、偶对和用韵等,有了更加自觉的追求。随着这些格律的逐渐完善,近体诗由此产生,并自唐代以后成为诗坛最流行的诗歌体裁,科举要考,应制要作,唱和要对。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当代诗坛的旧体诗写作依然以近体诗为主体。

和古体诗相比,近体诗在声律、用韵、对仗等方面有着更加严格的规则法度。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说:“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正如书法的学习要从以颜柳为代表的唐楷开始,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掌握也要从近体诗的格律开始。唐人尚法,唐楷具备了书法的基本法式,近体诗也如此。丹枫迎秋,我们和钱志熙老师在国家图书馆等您一起破解近体诗的奥秘!

主讲人简介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课程安排

第四讲 《近体诗格律(平仄、对仗、用韵)(上)》

2019年10月17日(周四)

14:00-15:30(13:30签到入场)

国家图书馆总馆(中关村南大街33号)综合楼6层

签到处在综合楼正门1层大厅


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4日起,报满即止。

咨询电话010-88545728

注意事项

1、录制嘉宾的观点不代表本馆立场;

2、本课程为录制课程,报名参加者需全程参与录制,录制过程中原则上不得出入演播室,中途不可退场;

3、录制过程中保持场内安静,请将手机等发声装置调至静音或关闭状态;

4、食品、饮料不能带进演播室,演播室外设有饮水机;

5、可以自备记笔记所需必要文具,但不能使用笔记本电脑等可发光电子设备及录音录像设备;

6、请先存包,然后进入综合楼一层签到;

7、请务必准时,切勿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