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学人谭贞默在《孟子编年略》中说道:“孟子四十以前,讲学设教;六十以后,归老著书。其传食诸侯当在四十以外。”进入不惑之年后,孟子先后在邹、齐、滕、魏等国留下足迹,游说各国君主施行“王道”“仁政”,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游说方式。
那么,各国的游历经历是如何推动孟子思想发展的?其“仁政”主张有没有得到施行?他与君王的交谈传递了哪些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信念和理想为何为世人所推崇?
在“《孟子》十七讲”的第四讲课程中,梁涛老师将带领我们与孟子同行,看孟子如何与匡章交游,如何协助滕文公推行仁政,如何在宋国劝谏宋偃王,如何传递“遵德乐义”的士人品格……
主讲人简介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为什么要读《孟子》
第二讲 孟子是如何成为亚圣的
第三讲 说邹穆公与初次游齐
第四讲 交游匡章与宋国的经历
第五讲 见梁惠王与再次游齐
第六讲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第七讲 孟子性善之谜
第八讲 为什么说“孟子道性善”“功不在禹下”
第九讲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十讲 知言与赞美孔子
第十一讲 从“民主”到民本
第十二讲 从民本到democracy
第十三讲 仁政与王道
第十四讲 义利之辨
第十五讲 父亲杀了人,儿子怎么办
第十六讲 与告子的辩论
第十七讲 事天与立命
本期安排
时间: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
13:30-15:30(13:00签到入场)
录制开始后不得入场
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综合楼五层
签到处在综合楼一层
温馨提示
国图公开课签到处和存包处位置示意图
国图公开课签到处和存包处位置实拍图
报名时间:2023年3月22日起,报满即止
咨询电话:010-88545728
注意事项
1.活动当天请持审核通过短信及有效身份证件从国家图书馆东中门(国图桥)进入馆区,参加国图公开课的读者无须同时预约入馆资格。
2.录制期间不得随意走动,不得擅自离开录制现场。
3.可自备记笔记所需必要文具,但不能使用笔记本电脑等可发光电子设备及录音录像设备。
4.主讲人和活动嘉宾的观点不代表本馆立场。